分卷阅读75(2 / 2)
背景音中的民俗乐声也同时像终于冲到了屋外,陡然放大清晰,节奏也更加轻快、激扬。
一连串清脆的快板声,说书人啪的一排惊堂木,利利索索念了一段儿定场词儿。
镜头跟随“菩”字剪纸飘到空中,雨水滴滴答答落下,纸被洇湿。
“且说那女扮男装的小公子,自诩是扶危救困,哎见到街上帮闲一顿好打,遇上路边懒汉便舍人钱财,撞见游医货郎当即砸了家伙,碰到店家打烊,不用问,定是黑店!”
“难怪总听说这段时间附近村进山打猎砍柴的老迷路,别是被这侠女给打了。”
“哈哈!”
“听说东村老王失踪了两天才回来,他老婆还以为他拐了隔壁小姑娘跑了。”
“哈哈哈!我也听说了,她都冲去隔壁……”
“唉唉,动静小点,怎么回事?!又是你,老班头,这次又写了什么不该说的邪书?”
“唉没有没有,官爷,就是个游侠故事,小的绝没有半点隐射的意思,真的官爷。”
“哼!有没有你自己知道,县老爷还能冤枉你不成?你说你大小也是个读书人,怎么就这么不晓事儿,就不能安分点读你的书去么?”
“欸嘿嘿…官爷说笑了,那也得老小儿有这福缘才行呐。”
如梭雨帘里烟火袅袅,越发欢快的音乐,利利索索的说书声依旧,不时的哄笑声,班主的陪笑声…
镜头中,雨水逐渐完全浸透剪纸。
剪纸受重,颜色变深,飘飘摇摇,最终落在地上,旁边正好一簇篝火。
虚焦的背景中,小公子行侠仗义的故事和轻快戏谑的丝竹快板都变成篝火后的场景音,篝火边隐隐绰绰站着两个人,前景中传来两人的对话。
“小师父请喝水。”
“阿弥陀佛,谢谢大娘。”磁性的女声,珠链与衣物、瓷碗轻轻碰撞摩擦。
“是老婆子要谢谢你,帮忙修好了这笼头,还给在雨前劈好了柴火。老婆子我呀,可就指着这头驴每天磨出点豆腐来糊口。”
“豆腐卖不上价,磨豆腐却辛苦呐。”
“是呀,可哪又能怎么办,老婆子一个人,在这荒年景,也就指着家门口那点豆子地过活了。”
“阿弥陀佛……”那人轻轻叹了声,念诵声渐渐低落下去。
“不知小师父如何称呼?”
“尚未受戒,不敢当。小可法名无相。”
“原是位居士。”
“还要请教大娘,此处往前,是否就是往建康城方向?”
“那还要翻过两座山,又五六座城呢。”
雨停了,剪纸变得干燥,皱巴巴,沾上了泥,边缘逐渐沾上点点干枯、卷曲的火星。
篝火焖烧,燃尽,熄灭。
剪纸快要化成灰烬的时候,一只草编鞋将烧到一半的剪纸踩进潮湿的泥地中。
镜头顺着往上,拉远。
安静的影院中仿佛发出一声整齐的吸气。
春光日暖,雨后初霁。
镜头中,后景是潮湿暗黄、重新回归尘俗忙碌的街市。
前景中的人简单束发,一身白色暗织金线法衣,月白披帛,琉璃璎珞半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