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0(2 / 2)
而?且他们填,跟官差过来的记账先生也填,也用了于庆隆教?的方法来记,快得很。剩下的就是家?家?户户按照今年需要效的税额把田税交上来就行。
按说到这时?候就没于庆隆和方戍什么事了,但今年把于家?的稻子也都运到了这边的打谷场,于庆隆便问牛权:“牛大人,不知上溪村的田税可有?收完?”
牛权说:“尚未,下一个便是上溪村。”
于庆隆道:“那?不知可否在这里便将我阿爹家?的税录记到上溪村的收税单里。大水过后?阿爹家?中的房子倒塌,无?奈只得暂时?搬到这里,为照看方便,稻谷也搬到了这。若是能行个方便,我阿爹他们便在这里将田税交了。”
牛权说:“那?户主可在?”
于大有?出来说:“大人,小民?于大有?,便是户主,也是这孩子的父亲。”
牛权瞅瞅,于大有?跟于庆隆确有?许多?相似之处,便点点头:“老吴你起个上溪村的收税单,便将这人记在第一户吧。”
于大有?说:“多?谢大人。”
于大有?去了记账先生那?。这先生也是个聪明的,一看于庆隆跟方戍起的头也学会了,便照着那?个又起了个上溪村的收税单,将于大有?记在了第一户,并且原地将税粮收了。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再把税粮运到上溪村,省了来回的麻烦,还不用排队。
只是这一交就是数石粮食,交完了也没剩下多?少了。
于大有?不禁愁起来。
手里倒是有?些钱,可粮食不够,必要花钱去买才能够撑到明年有?新粮打出来。那?盖房的事只怕就更难了。
他长叹一声,正欲叫上小儿子一起回村去,却见小儿子又去给那?名记账的先生付了一些铜钱。
于庆隆是代?李正付的。李正要来,他没让,要不然?大风天还得带孩子出来,万一再让严盼着了凉可犯不上。
李正家?的田也淹了不少。倒是也抢收了一部分,但是八成都不够交税的,今年便以钱代?粮交了。
于庆隆付完之后?便叫他父亲一道回家?,却见方戍站在不远处,被几个人围住。
都是下溪村的村民?。不是年岁大了的无?人赡养的老人就是孤儿寡母的。家?里没有?壮劳力?,本就种不出太?多?的东西。如今遇了那?么大的水灾,交了税,更是雪上加霜。
当?中就有?个王伯,于庆隆还记得。这老爷子还曾经说方戍跟他在一起身子骨都结实多?了。
“守城啊,你就帮帮我们。等来年,来年收成好些,我们一定把粮食还给你。”王伯老泪纵横,原本那?么乐观的一个老爷子,在生计面前也只剩下了满满的无?力?。
“是啊,方秀才,你就行行好,帮帮我们吧。我们这几户别说吃饭,就是交税都交不齐啊。今儿把粮食都拉走了也不够,这不是要我们的命嘛。”
“这……”
方戍也有?些为难,不禁看向于庆隆。
于庆隆过来问道:“要多?少钱才够他们交的税?”
方戍说:“得六两银子。”
于庆隆只略犹豫片刻便道:“那?便借吧。横竖不能看着人饿死。只是借条要写的,啥时?候有?了慢慢还。”
方戍说:“那?我这就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