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4(1 / 2)
把孩子们带回去,让他们也压压惊。”
这些孩子,先前接触的都是李秀才和君郁这样的好先生,今天被这个恶人辱骂贬低,恐怕心里也难过呢。
小孩子的心思,也是最为敏感的。
君白送今日还是被娘亲抱进城了。
刚好,知青的事情,他也得要去找段文再商量商量细节。
段文要把控全局,不可能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得到,既然是选教书先生,恐怕也是从学问里好的去找。
这个张书生,之前能在书院读书,还能通过段文出题考核,恐怕还是有点儿学问的。
但人品不行,甚至是太恶劣了。
“爹同你一起去。”君郁今天也是被气到了。
当代社会,还是对读书人的容忍度太高了。
就连他前两日也觉得,读书人有点儿傲气,也正常。
还是他想错了,读书人,只是读过书,没什么不得了的。
君秋澜点点头,“刚好,我晚一些还要去赴宴,颜先生过来了,我准备把送送也带过去。”
“难怪你会来学堂了。”君郁笑呵呵的,“女校都是姑娘,说话都轻声细语的,君白送更喜欢跟你娘去女校那边,哪像我们这学堂,都是一帮皮孩子。”
说皮孩子,但他脸上是带着笑的。
“你还别说,我们这虽然是村学,但还真有几个孩子有读书的天赋,若是……”
他想说,若是好好读书,以后考科举,说不定能榜上有名。
但仔细想想,儿子以后应该也会整顿教育行业,这科举还考不考都不一定了。
君秋澜笑了笑,“暂时不会有太大的变动,我们从边城开始改革,以后慢慢吸纳更多的人才,科举算是个基础,通过科举的考试了,还得考别的,不会像从前那般通过科举就能直接派官。”
以后的科举,就相当于考大学,大学考上了,还得学习如何做官,学完了,然后再通过部门的招考,考上了才有官可以做。
当然了,说是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但是君秋澜也准备把女子科举提上日程。
当下这个社会的现状,读书,最大的出路就是做官。
如果一直把女子排除在外,让她们没有做官的可能性,不能和男人公平竞争的话,久而久之,她们对自己的要求可能就是局限于认识字,会写,能去工厂谋个差事就够了。
她们就很难更进一步了。
君郁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父子二人,一边闲聊着,一边往城里走。
君郁又说起其他的孩子。
关于技校的。
女校那边,算是技校的雏形了,等她们文化课通过考核之后,就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特长,甚至是对未来的考虑,做出一个选择,选择她们要进一步学的专业。
以后她们就算是离开了工厂,也有一技之长可以傍身。
但是他们传统的学堂,就没有这些选择了。
今年把村学改革了一下,除了他们村里,其他村子也有把孩子送过来念书的,分了两个班,孩子不少呢。
但是真的能读出名堂的,不多。
等以后他们的家人意识到孩子不是读书的这块料了,那就肯定会放弃。
虽然他们的学费已经很低了,今年消耗最大的纸张和书本的价格也被打下来了,但这笔开销,对村里人来说,还是一笔负担。
既然读不出名堂,又已经学会了识字写字,在他们眼里也就差不多了。
君秋澜琢磨了一下,“那就再开一个男技校,木工,建筑,甚至是打铁,都能教。”
这些也都是能派得上用场的技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