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8(1 / 2)
“大晋朝堂荒唐也非一日两日了。”梁慎予想通这一点,反倒更淡定,哼出个笑音:“晋北骑已吃过一次亏,还当能来第二次?”
唐景绍见他不以为意,本想再劝,便被赶来送信的松言打断——有京中的消息。
摄政王亲自回信,不曾用幕僚遣词造句地仔细雕琢,只是手写一封回信,其中写明他已将荥州事变处理妥当,兵部尚书娄奎停职在府,以及京中立侯家女为后的消息。
梁慎予看过,便知晓京中局势亦如绷紧弓弦。
而容瑟又在末尾特意写了句:“若曹氏发难,我自当应对,你在边境,万要珍重。”
这便是要梁慎予不必忧心京中,更不必舍下边陲战事的意思了。
立后的消息也是才传到宜州,唐景绍一听,便知京中怕是要有变动,不由得严肃道:“戍云,你老实与为兄说,摄政王是不是要……?”
“造反”两个字没明着说出口,但唐景绍的眼神却分明透露出这个意思。
梁慎予只笑:“应当说,是曹伦快要按耐不住了。”
回护之意显而易见。
唐景绍立刻警觉起来,天下易主是大事,虽说他唐家在宜州根基已稳,可仍需谨慎,低声道:“边境未定,若是京中内乱一起,戍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王爷会稳定时局的。”梁慎予笃定。
唐景绍纳闷道:“你怎么就这么相信摄政王?谁做皇帝倒也不要紧,可戍云,当今圣上虽说未能亲政,但怎么说也是正统嫡子,早年也传出过仁德名声,这摄政王……怕是难以服众吧。”
他话已经说得相当含蓄。
w?a?n?g?址?f?a?布?y?e?i????????ě?n??????????5?.??????
毕竟摄政王的出身实在太低,初执政时的暴虐行径也都有目共睹,分明是暴君从史书里走出来了似的。
别看眼下四方风平浪静,一旦京中出变故,那必将大乱。
但梁慎予却微微沉下了脸。
“王爷确实出身不高,可自陛下登基而来,王爷为大晋清奸佞、翻旧案,重用贤臣,不信谗言,此番桐县地动受灾,王爷力排众议下令救济灾民,亲赴桐县,与将士们挖土掘石,未有半句怨言。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①。比起高坐殿堂之上,一心唯有皇室颜面、却将子民性命视作草芥的君主,他哪里不如?”
唐景绍哑然无话。
梁慎予又接着说:“王爷所行义举,足载入史册,留名青史。景绍兄没怎么见过陛下吧?”
“……不错。”
唐景绍常年在宜州,回京述职都没有几回,自然也没怎么见过当今天子,只听说他性情恭顺,只是才能不足。
“可我却给陛下做过几年的伴读。”梁慎予神情微冷,似嘲似讽,“与王爷差太多了。”
论起作为,从当初人人唾骂,到如今百姓称颂,摄政王的功绩便可见一斑,如今的皇帝与他相比,的确逊色太多。
唐景绍无言反驳,又见梁慎予如此回护摄政王,神色复杂道:“倒也……有些道理。”
他都要被梁慎予说服了,实在是摄政王这些事办得漂亮,听上去都叫人觉着热血沸腾,像个盛世之君,甘愿为之鞍前马后鞠躬尽瘁。
“何况,八方之内,谁觉着不妥,自有晋北骑为王爷分忧。”梁慎予坦然道。
“……”
唐景绍忍不住扶额。
“只是可惜。”梁慎予叹了口气。
唐景绍:“……可惜什么?”
梁慎予轻轻摇头,没说话。
可惜王爷志不在千秋功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