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5(2 / 2)

加入书签

陆瑜眉头紧蹙:“便是如此也要带来,朕有话要问。”

大太监犹疑片刻,见他神色坚决,只得躬身退下。刚要跨出殿门,却迎面撞见太医院刘太医领着一位布衣老者匆匆而来。他眼前一亮,急忙问:“刘太医,可是寻到那位神医了?”

刘太医含笑点头,侧身引见:“正是这位先生。快请带我们面圣。”

大太监喜不自胜,连忙引着二人入殿。行至御前,他激动地禀道:“陛下,这位乃是当今颇负盛名的神医,传闻专治疑难杂症。前些时日刚治好一位与您症状相同的病患。”

陆瑜抬眸打量那位老者,见他约莫七八十岁年纪,一双眼睛却澄澈清明,透着洞悉世事的睿智。

那医者见到天子,当即跪拜行礼:“陛下万岁万万岁。”

陆瑜微微摆手示意平身。老者起身后,从容不迫地陈述了自己的行医心得。

陆瑜静静听着,神色不似大太监与刘太医那般激动。沉吟片刻,方伸出腕脉:“那便请先生一诊。”

医者凝神诊脉良久,缓缓收手道:“陛下此症,确与老朽不久前诊治的那位患者一般无二。此病虽凶险,却非绝症。若依老朽之法调治,半年可见好转,不出一年便能根治。”

“能根治?”陆瑜不太相信。

大太监已喜形于色,激动地道:“陛下,这真是天大的喜讯!您的病终于有救了?”

许是病痛折磨太久,又或是

曾亲眼目睹母亲被同样的病症夺去性命,陆瑜始终不敢深信自己真能痊愈。

大太监见他沉默不语,又红着眼眶劝道:“陛下,这次是真的有希望了啊!”

陆瑜听到“希望”二字,神色微动。静默良久,却只是淡淡一笑:“朕这一生,经历过太多次所谓的‘希望’。可每一次,最终都化作失望。如今……又怎敢再轻易奢求?”

希望愈盛,失望便愈痛。

他早已不敢再抱什么希望了。

——

沈识因走出宫门,远远便见二哥在宫墙外焦急等候。见她出来,二哥急忙迎上前,一看妹妹的神色便知事情不妙。

“二哥。”沈识因急急问道,“你方才托人打听的消息如何?”

二哥沈意林神色凝重地摇了摇头:“方才我遇见几位刚下朝的大臣,都说情况确实严重。步将军事后亲自去过现场,见那情形也大为震惊。琉璃窑爆炸后引发大火,经他查证,当初上报的并无虚言。”

“当时被困在窑中的人,恐怕无一幸免。并且四周所有通路当时都被阻断,参与剿匪的队伍里,并未发现陆呈辞等人的踪迹。他私下安置的那些兵马也在途中遭遇伏击,从现场打斗痕迹来看,他们当时受到了重重围剿。”

“这般情形……”沈意林叹息道,“即便侥幸未死,只怕也凶多吉少。”

沈识因听后垂首沉默良久,默默往前走去。

宫门前这条小径,那日陆呈辞将她从宫中接出时,二人走过。如今才过去多少时日,他们真正相守的日子屈指可数,人就这样生死未卜了。难道就要这样天人永隔了吗?

沈意林见她精神恍惚,在一旁不断宽慰,可她知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