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1(2 / 2)
“秋姑在我们这里,可是百事通了。”
田氏道,在院里吃酒的姑子都笑了开来,那里申氏正送女儿出门,哭成了泪人,阳城老爷也红了眼圈,秋姑便道:
“你还有心笑?”
指着那里看新娘的凤、珠两个,“你家可有三个女儿,待她们出嫁,可有的你哭了。”
田氏这心里顿时酸了一片,不过嘴硬道:
“我是铁一样的人,你何曾见我撒过泪?”
这里的酒案是首尾相接的,金氏一家也在这里吃酒,看了他们多般配的一对人,又听人家说新郎是羽林郎,秩次三百石,想想比他女婿杜贤还高一级。
对着满院钻来钻去撒欢儿的二女儿季止黑了脸,将她扯来规矩坐好,教训道:
“你也二八的年纪了,还和毛丫头似的疯疯癫癫,你阿母我可怎么给你说个好人家?快安生些罢!”
季止只好不和那些小丫头玩闹了,坐下来大口吃这里才端来的炙肉,
“真香,阿母,你也吃呀!”
金氏看在眼里,攥紧了牙根,用帕子擦了她嘴上的油,说:
“吃没吃相,多大个人了还贪吃成这样,元娘像你这个年纪,都已经成婚了。”
话说季元已经怀孕了,月份大了在养胎,这里院子小,人又多,金氏
怕她被人家推搡着,动了胎气,因此叫她别来了,回头带点给她在家里吃。
“总说这些话,真没意思,我才不要成婚呢。”季止道。
也不知道这次女着了什么魔,总是说些恨嫁的话,可把金氏气坏了,拧了她一把,又将她骂道:
“胡说什么,男当娶,女当嫁,你现在是正好的年纪,蹉跎成怨女旷夫,看哪个还要你。”
“哼,不要就不要,我也要像隔壁的胥娘似的,做个女官,她十九了,比我大三岁,也不急嫁呀。”
第204章
说起季胥,附近的姑子七嘴八舌的问起田氏来:
“田姑,你家胥娘过了年,可是十九了?”
“和阳城家的丝娘同庚,可有说人家了?你这个做阿母的,怎么一点也不操心这事。”
“俗话说,女子二七、丈夫二八便能有子,你家胥娘十九了,若是还未说定人家,可就有些迟了。”
当今的风气是早婚的,这姑子说的俗话,应该是流传自《黄帝内经》的素问篇,里头有写: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又写: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女子十四岁,男子十六岁,就已经是能够有子的年纪了,可见这时候的婚育年龄还是比较小的。
不过十四岁或者小于这个年纪出嫁的女子还在少数,因也有一种说法,世俗嫁娶太早,女子和丈夫还不懂为人父母之道,就有了孩子,容易教化不明,养不大也养不好。
所以一般会在闺中说定人家,等及笄了再出嫁,成婚的年纪在十五岁以上的比较普遍。
对于女儿的婚事,田氏哪有不上心的,及笄过后便是适婚的年纪了,她们初到长安那一年,也有不少人家听说她家女儿模样好,性情温柔,有手艺,请媒人上门来介婚的。
不过都是一些市井出身的贩夫屠人,最多也就是个家境还算殷实的商贾。
妯娌金氏的大女儿嫁了个做市官的丈夫,在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