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22(2 / 2)

加入书签

“说亲还是趁早,蹉跎了好年华,日后只能配个老男子,不能挑清俊的男人了。”

一个这附近的姑子道,可算是一句话掏中了田氏的心,十九的年齿还没说定人家,确实有些迟了。

人家又问起金氏,她家的女儿如何,金氏这脸上有光,说:

“我那长女怀着胎,就要临盆了。”

“你有福呀,今年就能做外大母了!”

“是呀,我的次女虽才十六,也在替她慢慢的相看了,耽误到十八、九,那都是为人母的不尽心。”

说的金氏心里也高兴,后头这句时,瞅了眼田氏,只见脸都灰了,一点不如她的鲜亮

神气。

这里吃酒散了席,田氏心里还在琢磨这事,次早,正要去找媒人来家,不料接连的有媒人登门了。

“田夫人,田夫人,给你道喜,给你贺喜呀!”

其中一个媒人簪着大红绢花,笑的喜气洋洋的,说着到田氏跟前来。

“你这媒人,倒说说,哪来的喜?”

田氏身边的田豆先问道。

“你家的官女儿,昨日才荣迁比六百石的汤官丞,你们竟不知道?”

蔡媒人的话,田氏听了,脸上别提多有神采了,说:

“我这女儿,向来不好声张的,她的性子就是这样,稳的住。”

“是,我们做媒人的,都知道田夫人有个聪明温柔的官女儿,才半年,就连升好几阶了,多少为官的男子,也没有她晋升的快呀。”

一番话人把田氏奉承的找不着北了,只顾着乐,媒人吃了口田豆捧来的茶,接道:

“我这里有一桩亲事,叫夫人家里喜上加喜,男家呢,是早年迁茂陵邑的三百万巨富,日子和您家一样,美着呢!

又承袭了祖上七大夫的军爵,能够复身免役,他家的儿郎,今年二十,从小饱读经书,读过太学,后来还学了医道,如今在太医署做待诏侍医呢,和你家的女儿,同是少府的官儿!这可是门当户对的缘分。”

若是田氏答应媒人的介婚,便要给媒人包一份喜钱。

男家那里得到媒人的好消息,便会派人,一般是长辈,备了礼物上门来会见女家,看看这家女儿的仪容样貌,端不端正,是不是像媒人或是外头说的那样,这也叫做“纳采”。

去年田氏安排的盐吏、五大夫两家,都是背着女儿的。

她女儿一心庖厨,不肯配合她,她便想了个法子,请那两家先后到渭水桥上等着,女儿回家时会打马路过那里,田氏等在那里迎她下马,两家也就能远远的看上一眼,看她走路,看她的相貌。

这些田氏很有把握,她女儿的仪容自然没得挑的,就是出门骑马不坐轿,那两家也不到讲究这些繁文缛节的地步,因此对季胥都很满意。

相看满意了,后来就到问名占卜了,也就是拿着女方的姓名、生辰八字回去占卜,看凶吉,不料接连的都在这一步出了差池。

“附近多少俊秀的女娘要嫁给他,好容易等到他家的媒,我自然想着夫人你了。”

媒人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