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 / 2)

加入书签

观音柴的汁液凝固之后变成了碧绿如翡翠的半透明块状凉粉,滑滑嫩嫩的像果冻一样,入口之后清香味浓,滑溜清凉,爽口至极,乃是炎天儿消暑降温的绝佳美食。

什么都不放,只撒点盐就好吃,若喜欢重口的,便浇上油辣子蒜泥葱末,淋点儿醋和生抽,可惜的是大晏朝还没有引进辣椒。

做成甜口的也不错,拌点儿糖,撒一些果脯,有牛奶的话,还可以做成类似奶茶一样的甜饮。

林姝取来一根细竹签,在这翡翠块儿上划格子,整大块顿时散落成了一个个的小方块,再撒上一小勺盐,加点儿野葱末和蒜泥,这道跟翡翠一样青翠欲滴的凉粉就做好了。

“这道小食唤作观音豆腐,阿娘和小蒲快取了筷子尝尝!”

哪还用林姝提醒,林小蒲早早地把勺子筷子全取了来。

刚吃了一口,她便惊喜地瞪圆了双眼,“滑滑嫩嫩,还冰冰凉凉的,真好吃!”

何桂香没说话,但已经连吃了两块。

作者有话说:

----------------------

第15章 山珍

“阿姐,为啥叫观音豆腐?”

“名字虽叫豆腐,但其实是凉粉。古籍上说,很早以前闹饥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用杨柳枝洒下甘露,甘露所过之处便长出了一种观音树,饥民取其枝叶加草木灰做成豆腐,靠这道吃食挨过了饥荒,于是唤其观音豆腐。这观音树就是你口中的臭娘子,也叫观音柴,它还有许多别的名字,腐婢、豆腐柴、六月冻、凉粉柴等等*。”

林小蒲笑嘻嘻地道:“我以后不叫它臭娘子了,我就叫它观音树。”

三个人分食,一盘子的观音豆腐很快就吃光了。

林小蒲没吃够,偷偷瞄了一眼陶锅里剩下的半块。

这是给阿爹留的,她只看看。

林姝忍俊不禁,“山上多得是,以后小蒲和阿娘想吃的话,咱们随取随做。”

林小蒲想起什么,忙道:“阿娘,阿姐说那漫山遍野的那黄荆条还能做什么碱水粽子。阿姐一路奔波,端午节都没赶上,她说她想做几个粽子吃。”

何桂香用食指轻轻按了一下她的眉头,轻叱道:“我看是你这个馋嘴子想吃罢?”

林小蒲嘿嘿地笑。

何桂香:“阿姝想吃便做,只是家里剩的陈糯米不多,怕是做不了几个。”

林姝笑应:“那正好,不做多,就做几个给大家尝尝。小蒲,缸里的山泉水不够凉,你去屋后取点新鲜的山泉水,咱用山泉水将剩下的观音豆腐镇着,等阿爹回来,能吃上最清凉解暑的观音豆腐。”

山里头泉眼处的山泉水才是最清凉的,不过跑去山上还要花费时间,流经屋后的山泉水就可以了。

“好咧!”

林小蒲连忙应了一声,直接取了舀水的葫芦水瓢,哒哒哒地跑走了。

说是接屋后的山泉水,其实还要走一段路,走至那田边垄沟和山泉水的汇集之处,取那未流入垄沟里的山泉水。

林姝这头也没闲着,准备把桶里的泥鳅和田螺处理干净,尤其是田螺,没有小刷子,只能反复用手搓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