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1 / 2)

加入书签

些的没有深度的白文,觉得会影响写文章。

再往后,鱼徽玉看的文章更多了。人一旦变好,就会越来越好。

有了积累,鱼徽玉再去看沈朝珏的文章,她也能读懂他一些了,惊其才华,承认他确实有过人之处。后来鱼徽玉对诗文有了些兴趣,受影响看了不少的文章。心境受此改变,她还自主去看过当下其他文人的诗文。

尤其在二人成婚后,由于沈朝珏的职务,鱼徽玉受影响看的文章更多些,有时看到不错的,她在沈朝珏面前无意提及了一两句那位文士。

沈朝珏向来少有对旁人给予称赞,听到鱼徽玉的话后沉默不语,像是没有听到。

鱼徽玉是真心觉得他人写得好,她以为沈朝珏是自负,看不上那位文士写出好的文章。

后来鱼徽玉才知道,她在他面前提到的那位文士,曾经在文人之间传过沈朝珏的恶语。

沈朝珏待人疏离,早年一些文人与他交好不成,便拿他性子说事。添油加醋,人口相传,以至不知情的人对沈朝珏的印象是极度自以为是,难以相处。

沈朝珏不做辩解,反倒觉得没人靠近省了麻烦。

站得越高,不好的声音越大。

一直以来,外面多有诋毁虚假的话。流言如刃,这些声音太多,即使沈朝珏不与鱼徽玉提过一二,鱼徽玉也能有所耳闻。

沈朝珏从不在意,鱼徽玉则见不得身边的人受到伤害。她为他打点过人际往来,他非但不领情,反而不悦让她去做这些。

她为他做的一切,彷佛都是多余的。

每次回想,春花盛开的香气好像又回来了,虚幻得不真实,和梦一样。等梦醒后,心里空荡荡的,似有什么东西抽离开了,可她又没真正失去什么。许是沈朝珏从未在她这索取过什么,旁人口中他受她父亲的托举、家世的权力,都是不曾有过的。

所谓借侯府势云云,俱是旁人妄测。他自己都不辩驳,她也不多言。

她后悔。为什么要认识沈朝珏。

如果没有认识他,她现在会在哪里?过着怎么样的日子?会不会已经和别人成婚了?会不会有孩子?

作者有话说:

----------------------

第4章 新的相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发?B?u?Y?e?不?是?ǐ????ǔ???é?n??????2???????????M?则?为?屾?寨?站?点

御花园深处,花亭静立。

宫中御花园的花亭是一众光景里不起眼的存在,虽是花团锦簇,但空有皮表,与园中那些意境深远的景致相较,相差甚远,鲜少有人来此。

亭中端坐的女子,肌肤如雪,举止婉柔,于亭中如点睛之笔。

等鱼徽玉回过神时,沈朝珏已经没了身影。他彷佛只是从她的世界短暂停留了一下,然后日子还要继续。

呛水带来的剧烈咳嗽后,残存的灼痛在喉间,内脏还有隐隐余痛,这种痛来得虽猛,但不会停留太久,片刻后就会忘记。可若下次再经历,还是会痛。

“怎么这么不小心?”姚诗兰无奈地笑,取出帕子帮她擦湿润的袖子。“还是这么冒失。”

鱼徽玉也笑了,笑意却未达眼底,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方才黑衣青年在的方向,“我好像看到沈朝珏了。”

“沈朝珏?”姚诗兰张望四周,没有看到沈朝珏的身影,“刚才那些小女娘不是追另一头去了?他怎么会在这?你看错了吧。说好不提他的,你怎的自己又说了。”

鱼徽玉摇摇头,她对他太熟悉,断不可能会看错。鱼徽玉没有解释,不再继续关于他的一切。

他是大部分人口中的传闻,但在鱼徽玉的人生中,只要她不在意他,他就不会是她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鱼徽玉已然接受两个人在上京总会碰面的事实。沈朝珏是体面的人,素来不愿与人多纠缠。鱼徽玉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不会记恨幽怨。她想他们不会再闹得太难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