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 / 2)

加入书签

侧厅不像是寻常人家用来会客的场所,倒像书房。处处累着书本古籍,一张黄杨木长桌横在窗前,上面摆着插满毛笔的笔筒,几张雪浪笺散着,一角被镇纸压平。

离长桌不远,另一扇窗前的圈椅上坐着位老太太,花白头发衣着朴素,戴着眼镜,正低头看手里的报告。

“奶奶。”

老太太抬头。

眼前的女孩亭亭玉立,穿着一袭白裙,外面罩着件轻薄的月白色针织衫。

老太太夏惠卿微蹙起眉,“穿这么单薄?”边说着,边随手把报告收起来,装进文件袋。

夏清晚解释,“中午温度高,下午上完课就直接过来了,没来得及回宿舍加衣服。”

“上楼去换个长裤加件外套再下来。”

“好。”

夏清晚不多分辨,听话上楼。

换好衣服下楼,正巧喜奶奶在布置餐桌准备开饭,瞧见她换了装束,就了然地笑道,“老太太让换的?”

夏清晚点点头,走过来帮着摆盘。

夏家老宅里只有夏老的遗孀夏惠卿常住,夏惠卿不喜吵闹,住家的佣人也只喜奶奶一个,喜奶奶年岁渐渐大了,偶尔三病两痛,由是,夏清晚在时,经常帮着做些简单的家务。

喜奶奶知道她素性乖巧,嘴里便一叠声嗔着让她放下别动。

说起来也可叹,老太太夏惠卿年轻时孤傲冷淡,年纪上来了眉眼间添了份慈祥,对待自己的小孙女却还是一如既往地严苛。

上到为人做事考学读书,下到穿戴用度闲暇交友,一一都要过问。

也亏得夏清晚这么小小一个人儿,倒耐得住老太太那古怪的脾气。

喜奶奶如是想着,偏头看过一眼,小姑娘生就一双古典内敛的柳叶眉,长睫掩着一双沉静恬淡的秋瞳,像极了春日傍晚,垂柳拂过的寂墨的一汪潭。

摆盘上菜完毕,夏清晚扶着椅子靠背,等夏惠卿落了座,方拉开椅子坐下。

夏家家规严格,饭桌上素向没人讲话。

寂静的一餐饭后,夏惠卿向夏清晚说,“陪我散会儿步吧。”

“好的。”

奶奶夏惠卿说完,先起身去了侧厅,夏清晚帮着喜奶奶把残羹冷碟收拾到厨房,在厨房水槽边,喜奶奶忍不住笑着压低声音吐槽了一句,“要不是知道老太太今儿心情不错啊,光看这架势,还以为她要在散步的时候教训你一顿呢。”

逗得夏清晚也笑起来。

夏惠卿当了三十年教授,在职时就是出了名的严苛,退休后在家里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风范,沉静严肃不苟言笑。也就在她的老闺蜜梁奶奶面前,会露出点小儿女的言谈和举止来。

今儿夏慧卿心情好,想必是梁奶奶来过了。

夏清晚在厨房洗了手,站在客厅玄关等夏惠卿。

稍倾,夏惠卿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檀木盒从侧厅走出来,祖孙二人走出客厅,来到前院。

花木扶疏掩映的石子路上,两个人一前一后慢慢踱步。

夏惠卿开口,“今儿你梁奶奶来过一趟。” W?a?n?g?址?F?a?B?u?y?e?ī?f?ǔ?w?e?n??????Ⅱ??????????m

夏清晚从夏惠卿口里听到过许多次梁奶奶的名字,知两位老人家的友谊自总角之时延续至今。至于其中细节,夏惠卿则讳莫如深不愿多提。甚至,两位老人家的友谊也只有夏清晚这一个自幼父母双亡的孙女和住家的喜奶奶知道,至于夏家其他人:夏清晚的大伯和姑姑则一概都不知情。

“你梁奶奶说,前几日她孙子差人打扫旧书阁,从里面翻出一本旧书,1958年范文澜版的《文心雕龙注》,你梁奶奶想着你做学术应该用得上,特意送来了。”

“谢谢奶奶。”

夏清晚在京大汉语言文学专业读大一,正需要此类书籍。

“另外……”

夏惠卿说着停下脚步,打开手里的檀木小盒,从中取出一个玉镯,托起她的手腕,“这只手镯是许多年前你太奶奶的闺蜜送给我的,奈何当时时局动荡,家里人仰马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