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2(1 / 2)

加入书签

的消亡被合理化为“反正没有排名自然也不必追问”,而且也找不出来原因。

你眉头紧锁,把思路分了两条:

假若惩罚的标准是是成绩至上的竞争模式,那么你也许可以利用数学上的优势,去和数学老师套套瓷——老师们总是这样,对于偏科的学生会有些恨铁不成钢,但终究还是会对这样的学生带有更大的“说不定她能学好呢”期望。

或者你可以从考试本身出发,去找那位“库巴”老师申诉。毕竟考试的意义在于公平,这才应该是作弊以及扰乱考场秩序的学生被惩罚的底层逻辑,而你作为一个初学溙语才几天的学生,被强行要求参加这样的考试就是在违背公平这一根本。

假若惩罚的逻辑是紧跟着“不在意排名”的模式:不允许公开排名,那么学生(普通的大多数学生)之间也就不太会卷分数,老师在意的也就不会仅仅是成绩。那你现在可以做的,就不是去纠结考试的形式和结果,而是继续抓住“老师”与你自身的“态度”这两个关键点。

经过这一周的观察,你们已经发现了语文老师身上的异常是说着说着话就会卡顿,而刚刚发生的所有惩罚,似乎都和嘴有关。

吵闹的人安静了下来,违反纪律的人被拔了舌头,搞小动作的人则被封住嘴巴。

这些实时发生在考试中的惩罚更像是一种威慑,而背后的主导者和逻辑有且只和老师有关。

选择这样的方式,大概也就和学校的秘密脱不开关系了。

你盯着走廊另一头抱着试卷和另一位老师闲聊的语文老师的背影,说道:“可能,现在发生的这一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每两周就要有一次考试对于一个不怎么看重考试成绩的地方来说也过于频繁了,那么我们可以猜测,老师们必须要有考试,也必须要有人在考试中被惩罚,甚至必须要有人在考试结束后受到彻底的惩罚——消失,老师们才能继续——一直‘这样’下去。”

“‘这样’是哪样?”美玲和慧敏问出来大家都想知道的事情。

你不好说。

根据恐怖片和故事的逻辑,学校里的老师们很可能就都是鬼,她们所做的一切,自然就是要维持下去自身的存在和学校的常规运行。

只是这些是你跳出局内人的视角,以旁观的上帝视角也就是“玩家实角”去分析得来的,不太好跟美玲她们说开。

“等我们查看了校史、再在放学后探险一次校园就都知道了。”你说。

当一个谜语人的好处就是你的同伴们佩服地觉得你不论说了什么都很有道理。

沉默片刻后,慧敏突然想到了什么,嘴唇微张,面色发白:“遭了!我好像又想起来了,每两周都会有主课的小周测验,今天我们不止会考语文,还会考别的课目!嘤语还有数学!那我们该怎么办?要都是这种难度的话,我宁愿不知道要背负后果...”

“真的吗?”你却眼前一亮,感觉又抓住了新的机会。

“那么今天还会有两场考试。”你靠在墙边,拉着她俩的手让她们先镇定下来,“也就是说,我们的机会还有两次。”

你慢慢理清思路,把今天已经发生的三件事重新摆放出来:“首先,去洗手间的那个女生——她的问题是没有遵守‘不能随意离席’的规定。第二个显眼包,他并不是因为考得差,而是他太嚣张,破坏了教室的秩序,才被割掉舌头。最后那个传纸条的,其实也不是因为他真的作弊,而是因为他完全没把考试当回事。”

美玲听到这里,明悟了你想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说,在考试时真正触发惩罚的,不是‘错’,而是——态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