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8(2 / 2)

加入书签

晨雾散尽时,两人登上了城墙。俯瞰全城,炊烟袅袅,街巷井然。码头处人影重重,学堂里书声琅琅,作坊中机杼声声。城外阡陌纵横的田地上,早起的农人已开始劳作。

“真难想象有一天松阳县会如此繁华。”姜戈感叹道。

诸葛亮扶着城墙的垛口,目光悠远:“治大国如烹小鲜。松阳县也是如此,火候到了,味道自然就出来了。”

-----------------------

作者有话说:努力这个月完结[抱拳]

第126章 妖言惑众

数万大军在官道上蜿蜒前行,宛如一条钢铁巨龙缓缓游动。

正午的阳光照射在士兵们的铠甲上,反射出冷冽的寒光,远远望去,整支队伍仿佛笼罩在一层银白色的雾气之中。铠甲摩擦的金属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战马偶尔的嘶鸣声,汇成一片肃杀的洪流。

卢志云端坐在中军大纛下的战马上,腰背挺得笔直,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他四十有五,面容刚毅如刀削斧凿,眉宇间刻着深深的皱纹,那是二十余年军旅生涯留下的印记。他的眼睛不大,却炯炯有神,此刻正远眺着松阳方向,目光如鹰隼般锐利。

“报——”

一名斥候飞马而来,在卢志云马前勒住缰绳,“启禀将军,前锋已至松阳三十里外,未遇敌踪。”

卢志云微微颔首,挥手示意斥候退下。他的副将赵德勒马上前,低声道:“将军,看来叛军龟缩城内,不敢与我军野战。”

“未必。”

卢志云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不可轻敌。”

“是!”赵德抱拳领命,转身高声传达军令。

卢志云的目光扫过行进中的军队。

这支卢家军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精锐,每一个士兵都经过严格挑选和训练。他们行进时队列整齐,鸦雀无声,只有铠甲与兵器偶尔相碰发出的清脆声响。

这种纪律不是靠严刑峻法维持的,而是源于士兵们对主帅的敬重与信任。

卢家军的威名不是虚传。三年前平定边疆叛乱时,他们曾以一万破三万,去年镇压土匪,更是创下全歼敌军的战绩。

老皇帝亲赐铁血忠魂的匾额,悬挂在卢府正堂。

想到这里,卢志云下意识摸了摸胸前的密旨。这是新皇帝亲笔所书:“松阳叛军,妖言惑众,务必尽数剿灭,以儆效尤。”字迹力透纸背,显示出皇帝对此事的重视。

然而,卢志云的眉头却越锁越紧。他从怀中掏出两份截然不同的情报,再次对比起来。一份是朝廷发来的军报,将松阳叛军描述为乌合之众、流民匪类,声称他们蛊惑百姓,图谋不轨。而另一份则是他派心腹暗中查探所得——松阳县内百姓安居乐业,市井繁荣,甚至比许多朝廷直接管辖的州县更为秩序井然。

“将军,前面就是条河,是否让士兵们稍作休整?”赵德的声音打断了卢志云的思绪。

卢志云抬头看了看天色,点头道:“传令全军,河边休整一个时辰。派出双倍哨戒,不得松懈。”

军令如山,数万大军立刻有条不紊地停下脚步。士兵们按照建制分散在河边,有人取水,有人检查装备,有人抓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