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 / 2)

加入书签

再没人说话,屋子里除了雨声只剩下呼吸声了,薄纱帐子从里头被轻轻掀动,伸出来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指向床对面的睡榻。

王德一出去了,又两个小太监进来,抬来了一面纱做成的屏风,放在了榻前边。

如梦如幻,清晰朦胧,魏顺在纱帐里坐了起来,隔着两层东西,看见那两个人去了榻上,榻窄窄的,那个白净的坐下,吊梢眼站在他两腿之间,抬手解了头发,然后,白净的给吊梢眼脱衣服。

外头闷雷正在“轰隆”地响呢,那两个人嘴亲得比雨还黏糊,魏顺独自躺在纱帐里,喊了个小太监进来打扇子;魏顺穿得单薄,脸上盖着一片手绢,闭着眼睛不动,也不知在想什么。

小太监头一次看见这阵仗,小声地问:“督主,他们是谁?”

魏顺觉得他傻,笑出了声,回答:“我也不认识,街上的,卖的。”

“他们……那儿……他们有。”

小太监才来府上没几天,很羞涩,说着话的时候还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裤裆,魏顺在手绢下边撅起嘴吹气,不屑地笑:“有怎么了?活得狗都不如的玩意儿。”

太热,小太监卖力地把扇子打得更急,魏顺闭着眼什么都不看,听着白净的和吊梢眼在榻上发出的那些声音,然后,他抬起手在床上摸了几下,找着一串珠子,拿在手上盘起来。

“督主,”小太监根本不敢往榻上细瞧,偷看了几眼而已,就羞赧得埋头,他听着那两人不堪入耳的喘和叫,小声地问魏顺,“扇子够不够凉?”

魏顺:“够了。”

忽然,一个响雷从天上劈了下来,魏顺一蹙眉,脑子里闪过一个画面,他无奈,翻了个身,可那画面再次跳了出来。

那是五月份,约么是一个半月以前,京城下了这个春夏的第一场大雨,茶坊里有摊说书的,讲笑话书,惹得满屋子人顾不上吃饭了,拍着大腿笑,笑得前仰后合。

魏顺身边跟着他最亲信的人,叫徐目,是个模样清秀的阉人,他身手很好,蛮内敛,心细、敏锐。

两个人长得都不赖,身条也端正,各自一身官家公子的装束,风度翩翩,很难看得出是阉人。

从楼上阁子里下来,魏顺要回去,徐目老往说书的那里看,咬了咬嘴,问:“爷,听听吗?”

魏顺摇头:“不了。”

徐目:“说的是《笑林》。”

魏顺:“那听听。”

喧嚷的厅里一位难求,徐目找了店小二,要来了角落里的一张桌子。

说的书老掉牙了,魏顺其实没什么兴趣,他喝着茶,看徐目在笑,也跟着笑了两声,问他:“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吗?”

徐目:“没。”

魏顺:“刘掌柜的昨儿来找我了,他那儿有全版的《金钗绮情录》,还是彩印版。”

徐目:“你又买了?”

魏顺:“没,我最近在读词呢,小楷刻印,据说是允明公的亲传弟子写的版,花了大价钱”

徐目好奇,问:“谁的词?”

“他是……大概是个隐姓埋名的江湖文人吧,书上只有他的别号。”

“《解佩集》?”

“你也知道?”

“没看过,但道听途说了一些,听说这本书在黑市已经千金难求了?连带着这个作者以前的小说?”

“对,还好我有刘掌柜的这条路子。”

“他的别号是叫……绯扇?”徐目嘲笑了几声,说,“听着就不正经,什么骚名儿。”

“你才不正经,”魏顺举起扇子在徐目脑袋上敲了一下,说道,“同样是写风月,但人和人就是有差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