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万寿圣典普天庆,三军威仪四海安(1 / 2)
第916章 万寿圣典普天庆,三军威仪四海安
秘鲁总督府,大约在嘉靖二十三年,在利马城建立,辖区从巴拿马地峡到麦哲伦海峡,除委内瑞拉之外,所有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都隶属于秘鲁总督府。
「也不是走私吧,顶多就是折中了下,那总不能连炊具都没有吧。」王谦低声说道。秘鲁总督府还是要跟天朝上国做生意的。
读书人的事,怎麽能说是走私呢?分明就是转口贸易!大明只管把货拉过去,放在利马城的明馆内,钱货两清,至于关税的事儿,大明勿虑。
朱翊钧沉默了下问道:「那新日运河所需力役呢?」
这是朱翊钧比较关切的问题,秘鲁总督府对新日运河的态度,新日运河折腾的动静,可能瞒得住西班牙本土,但绝对瞒不住秘鲁总督府,巴拿马地峡就在秘鲁总督府的地头上。
大明已经在修建太岳城和崇古堡了,朱翊钧看似问的是新日运河所需力役紧缺之事,其实问的是秘鲁总督府的态度。
王谦左右看了看,确定叶向高并没有在记录,才低声说道:「秘鲁总督府说,可以使用力役支付部分的货款,毕竟留一部分的白银,给费利佩二世的珍宝船。」
「至于大明用这些力役做什麽,秘鲁总督府并不关切,就像是大明也不会关切大明货物流转的去向一样。」
秘鲁总督府的使者和大明的接触是比较秘密的,也是不太好公开的事儿,大明也不会大肆宣传。
因为大明在海外也有总督府,大肆宣传的结果,可能扔出一支回旋镖出去。
费利佩也很清楚,他的关税政策是为了战败找个理由进行推脱,防止金债券过快的崩盘的无奈之举,只要秘鲁富饶银矿还在向本土输入白银,那就都能说得过去。
都难,只能勉为其难,这种现象,又不是只存在于大明。
朱翊钧琢磨了下,选择了答应了下来,当初刘吉提出的明馆制度,给了大明许多更多进退的空间。
秘鲁总督府的这个决定,其实并不意外,大明开海如火如荼,海防巡检遍地都是,依旧挡不住走私贩私,况且泰西现在遍地都是海寇的情况。
察其言观其行,秘鲁总督府之前只是表态,现在选择了行动,就代表秘鲁总督府打算两头下注了。
朱翊钧看了看新修好的黄浦江行宫,对于总督府忠诚问题,的确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之事,巨大的水体隔绝,让地面力量进入,十分的困难,海洋的存在,就是天然的离心力。
这个需要大明腹地和各总督府的双向奔赴。
「到了地方,和在朝为官,有何不同吗?」朱翊钧笑着问起了王谦的当官经验。
王谦面色极为复杂的说道:「臣在地方为官,最大的感触,就是从朝堂到县衙的六房,都是碰不得摸不得看不得,不碰不摸不看,个个都是忠君体国,但只要碰一下,就发现,全都是问题。」
「起初臣以为是京堂这官位高权重,才会如此,但到了地方,连青浦县的县衙六房都是如此,三班衙役也是如此。」
「简而言之,只要一碰,就发现,这些人,全都是一群土皇帝,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获得各种各样的特权,几乎是为所欲为。」
「他们一句话,在他们这个衙门口就是法,一句话就能让人不得升转,一句话就能让人一辈子的奋斗化为乌有,变成笑话。」
「反对他,就是反对衙门丶反对朝廷,就是要造反。」
王谦有句话没说出口,这麽搞下去,大明迟早有一天,会被百姓掀了摊子。
王谦有次询问商税,总觉得松江府衙门收到的税,和民间对商税的怨言,完全不同,朝廷的商税是腹地百值抽六,出海是13%,这样的税率,怎麽就弄得怨声载道?
王谦从官场上,根本查不清楚,只好依靠自己的人脉,找到了在松江府的晋商,也是酒过三巡后,才从这些晋商口中得知,松江府和四县户房,已经在巧作名目,肆意徵税了。
大明对于这些巧作名目的税款,十分的恐惧,生怕不交,稽税院明日就到,一般都会屈服。
名义税率只有6%,但实际税率能超过20%,甚至新成立的青浦县,高达30%,这让王谦大感震惊。
内部严查后,才算是略微有了些改观,但即便如此,这个病,仍然会反反覆覆的发生。
朱翊钧眉头紧蹙的说道:「那王谦你觉得该怎麽办?」
「朕用考成法丶吏举法治吏丶用丁亥学制推行普及教育丶也不顾及名声,万历五大案,一案凶过一案,朝中的大臣可以杀丶地方的豪强也被杀,朕也是什麽办法都用了,可是能怎麽办?」
「朕是不怕大动干戈的,难不成要考虑仿洪武旧制,扭送贪官污吏入京,建立一套自下而上的监察机制?」
「陛下,万万不可!」
王谦连连摆手,面色焦急的说道:「陛下问马三强案,那徐四海名为工盟魁首,实为工贼,但就是这种手上染了不知道多少条匠人人命,吃匠人的肉丶喝匠人的血的畜生,依旧有很多的匠人相信,徐四海是好人,朝廷是坏人。」
「若是这麽做,恐怕会被心怀叵测之辈利用,让万历维新戛然而止。」
「朕计穷也。」朱翊钧略显无奈,越猛的药越管用,劲儿也越大,朱翊钧倒是不怕折腾,但是这麽折腾不利于大明再次伟大,他也没有好的办法了。
其实从王崇古丶王家屏多次组建工会失败丶从洪武旧制失败去看,这个办法,没有想的那麽好用。
百姓扭送贪官污吏?恐怕不用几天,就会发展成势要豪右弟子,扭送为民做主的清廉循吏了。
「其实臣倒是觉得,现在这样,就刚刚好。」王谦笑着说道:「杀鸡儆猴嘛,杀的人多了,自然就怕了,怕了,自然就只能蛰伏了。」
「陛下是知道臣的,臣是纨絝,臣觉得让人听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怕,至于如何让人怕,那臣也不知道究竟该如何。」
朱翊钧点头说道:「那倒也是。」
王谦面圣,不是来进谗言的,更不是来让陛下重蹈覆辙,也不是假装忠诚实则逆反,让万历维新陷入停滞,他就是谈了谈他为官地方的看法,并无他意。
大明的朝堂上,充斥着保守派,而且是极端保守派,哪怕是以张居正为首的革新派,也是保守派的一份子,极端保守派,天然反对各种过分激进的政令和决策。
因为任何激进的决策,一定伴随着巨大的危机。
显然,让百姓扭送贪官污吏进京这种政令,太过于激进了,根本推行不下去的政令,不过是一厢情愿。
九月四日这一天,万寿圣节。
一大早,朱翊钧刚刚起床,就换上了一年都不穿几次的十二章衮服,带着盛装打扮的皇后来到了黄浦江行宫的文华殿上,等待着朝臣们祝贺。
皇帝至文华殿,四个小黄门抬着龙椅升座,朱翊钧坐在龙椅上,王夭灼坐在身侧。
冯保见陛下坐定,一甩拂尘,文华殿的层层宫门,缓缓打开。
冯保再甩拂尘,前踏一步,两个小黄门拉开了长长的礼单,冯保才吊着嗓子喊道:「长崎总督府总督徐渭丶市舶司提举使孙克毅丶长崎都司指挥使李诚立献贺寿礼,万寿无疆火碗一件,用银十六万两!」
小黄门们将这句话一层层传下,传到了文华殿丹陛广场上。
十六万两白银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碗,这个碗是鎏金碗,上面刻了足足一万个寿字,碗为三足鼎立,在阳光之下,散射着令人着迷的光芒。
朱翊钧微眯着眼,看清楚了丹陛广场上放着的巨碗,长崎总督府看来看去也没什麽好送的,就送了一万斤的白银碗,寓意万寿无疆。
朱翊钧觉得这碗不融了铸成银币,十分可惜。
冯保看着礼单,再次吊着嗓子喊道:「吕宋总督府总督泗水侯国姓正茂丶驸马都尉国姓宗信丶盈嘉公主朱轩嫦献贺寿礼,天保九如如意寿盘十二只,用赤铜十二万斤。」
吕宋有十二座铜镇,每一座铜镇用铜一万斤,铸造了十二只天保九如如意盘,天保九如出自《诗经小雅》,如山丶如阜丶如冈丶如陵丶如川丶如月丶如日丶如南山丶如松柏,九字连用,以祝颂福寿绵长。
十二只天保九如,除了上面九样之外,额外加了龙盘丶黻盘和黼盘。
龙盘自然象徵着天子,黻是弓字对称的图案,其的意思是辨是非丶察秋毫丶背恶向善之意;而黼盘,则是一把斧头,意思是果决丶担当。
麒麟殷氏是诗书礼乐簪缨世家,殷正茂希望天子能够明察秋毫,不要被小人谗言所欺骗,错误判断大明和吕宋之间的关系,也要决断,如果真的出现了问题,要果断的威罚,防止大祸发生。
冯保再甩拂尘,面色凝重的喊道:「旧港总督府总督鹰扬侯张元勋,献贺寿礼,九九归真寿松一棵。」
冯保没见过这个寿松,相比较之前的贺礼,一颗寿松,显得有点寒酸了。
四个小黄门抬着一颗将近两人高的红绸布,走进了文华殿内,而后张宏拉开了红绸布,引起了殿内大臣频频侧目。
的确是一棵寿松,但是雕刻出来的,关键是寿松上挂着各色宝石,在朝阳之下,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炫彩夺目。
翡翠丶玛瑙丶水晶丶象牙丶玉石丶金刚石丶各种颜色宝石精心雕琢成了八十一件宝物,就是九九归真。
冯保见到是这样的寿松,立刻不觉得旧港总督府寒酸了,真的一点不寒酸,甚至过于阔气了。
冯保再甩拂尘,面色轻松的喊道:「金池总督府总督石隆侯邓子龙,献金寿盘一件,重九百九十九斤。」
金池总督府的特产就是黄金,九百九十斤的大金盘一个,上面刻着一个寿字,朴实无华的同时,价值非凡。
邓子龙读书少,可没有吕宋那麽多的规矩,也没有旧港总督府集散天下百货,有那麽多稀罕玩意儿。
一个大金盘,陛下是很开心的。
「下章四大总督府,日后不必如此奢靡,天高水长,唯恐有失,诸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拓属实不易,若有失期君臣两难,就上一份贺表就是,心意朕都知道了。」朱翊钧看完了四大总督府的贺礼,下了道不必送贺寿礼的圣旨。
理由有三:怕丢了,这麽贵重的东西,船翻了如何是好?
而且各总督府筚路蓝缕,能把自己照顾好,已经是很难的事儿了;
最后则是失期君臣两误,这老天爷可不管他朱翊钧过不过生日,风乱了,一耽误几个月的时间都有可能。
主要是有点浪费,十六万银的万寿盘,可以修二十里驰道;一千斤的金盘,可以发三十万贯的宝钞;十二万斤的铜,可以铸造九十六万贯钱,供给数十万户使用。
这都做成贺礼,就不太方便熔铸,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陛下圣明。」张居正领着群臣出班,俯首齐声山呼海喝。
几个总督府其实早就猜到了,万历十七年的万寿圣节,可能是唯一一次,向陛下献如此贵重豪奢的贺寿礼了,日后都会明令禁止。
尚节俭的陛下一定会下旨不得奢靡,所以,四大总督府才会如此重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