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0章 谥号,武帝(1 / 2)

加入书签

杨广病故於龙舟之上的消息如同惊雷,迅速在大隋的土地上炸开。

武信怀着沉痛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将杨广的尸体妥善安置在龙舟内,随後向着荆州缓缓驶靠去。

武信站在龙舟船头,望着滔滔江水,心中五味杂陈。

宇文成都在一旁,眼神空洞,他刚刚经历了丧父与丧君的双重打击,整个人彷佛失去了灵魂。

龙舟上岸,杨广的尸身被安置。

随行之人一路无话,星夜疾驰,终於,抵达了东都。

此时,杨广病逝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整个都城,杨侑率领着一众朝臣早早地在岸边等候。

当看到杨广的遗体时,杨侑的眼眶瞬间红了,他快步走上前,“祖父……”

“太上皇!”

魏徵奋力地争先上前,他那急切的模样彷佛要冲破一切阻碍。

平日里,他可没少和杨广争执,朝堂之上,常常因为政见不合而针锋相对。

然而,也正是这一次次的争执,让他们君臣之间的情分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钢铁一般,越来越深厚。

此刻,见到杨广已然逝去,他的心中怎能不悲痛万分,又怎能不伤心欲绝?

那一声太上皇喊出,饱含着无尽的哀伤与不舍。

“太上皇啊!”

其他的文武朝臣们也纷纷跟着哭喊起来。

那哭声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瞬间将整个场面淹没,显得极为混乱。

有的大臣捶胸顿足,有的则是伏地痛哭,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悲痛与绝望。

“姑丈。”

杨侑泪眼朦胧地看着武信,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一般不断涌出。

他的父亲走得早,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是杨广一直悉心地带着他。

教他读书识字,教他为人君的道理。

对於这个祖父,他怀着极深的感情,那是一种血浓於水的亲情,也是一种对长辈敬重与依赖的情感。

却不曾想,如今杨广离世,他竟然连最後一面都没有见到。

这成为了他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接下来的路我会陪着你走。”

武信目光坚定地看着已经与他一般高的杨侑,然後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拍,是一种无声的承诺。

是武信对杨侑的支持与鼓励,也是他对大隋未来的一种担当。

“嗯。”杨侑轻轻地点了点头。他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能够继承皇位,依靠的就是武信。

武信就像一座坚实的靠山,凭藉着自己的威望丶扶持着他一步步登上皇位。

而如今,往後要执掌大隋这片广袤的江山,依旧少不了武信的帮助。

“先让陛下安葬吧。”

武信皱着眉头说道。

如今天气渐渐转暖,他深知这种气候条件下尸体容易出现问题,他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看到杨广的尸身遭受任何损害。

“好。”杨侑回答道。

其实,在接到杨广去世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未雨绸缪,将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这是自己作为皇帝的责任,也是对祖父最後的孝道。

所以当武信发话之後,那早已准备就绪的安葬队伍立刻着手进行相关事宜。

尽管杨广执政前期确实存在诸多争议,他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让百姓苦不堪言,朝堂上下也颇有微词。

但是,自从罪己诏之後,情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大隋的赋税政策得到了极大的调整,百姓的负担大大减轻,生活开始逐渐好转。

在民生方面,杨广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

诸如兴修水利丶改善灌溉设施等,让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也是後来百姓心中对杨广的怨气逐渐消散,并且对他极为推崇的主要原因。

改革科举,打压士族,让朝廷的官员选拔不再局限於中上层,给了底层人的机会。

在新的农作物种子推广这件事情上,武信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新的农作物产量高丶适应性强,解决了大隋百姓的温饱问题。

在这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之下,杨广逐渐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一代圣君。

对外方面,大隋的兵马在杨广的统治下,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所到之处,无不横扫异族。

大隋的疆域不断扩大,威名远扬。

在历代帝王的开疆拓土之功中,杨广凭藉着其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和大隋强大的军事力量,当之无愧地位居於首位。

在武信不遗馀力的推动之下,杨广的谥号最终得以确定下来,为武帝。

从此,他将被尊称为大隋武帝。

这个谥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号,它蕴含着对杨广一生的高度概括与评价。

而在庙号的选择上,大隋遵循传统,为杨广选定了在第二代帝王中使用频率最多的庙号,太宗。

在安葬之地的选择上,并没有按照惯例选择大隋帝陵,而是出人意料地选定了武信的王陵。

这背後其实有着一段渊源,生前杨广就不止一次地打趣或者认真地说过,他死後要葬在武信的王陵里边。

也许在他心中,武信不仅仅是他的臣子,女婿,更是他的挚友,是那个能够与他共享生死之事丶荣辱与共的特殊存在。

如今,这个生前的愿望也算是得到了实现。

虽然听起来有些奇特,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他们之间非同寻常的君臣情谊。

半日後,杨广那承载着他遗体的棺帛从东都缓缓出发了。

送葬的队伍庄严肃穆,人们怀着敬重与悲痛的心情,护送着棺帛向着南边的武信王陵前行。

那棺帛彷佛承载着大隋的一段厚重历史,每前行一步,都像是在诉说着杨广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官道两侧的百姓早已跪了满地。

周边的农夫此刻正用额头抵着地面,粗糙的手掌在黄土里抓出深深的沟壑。

他们说不出太多文绉绉的话,只反覆哭喊“苦日子刚见亮,皇帝咋就走了。”

人群里突然传来孩童的啼哭声,那是个刚学会走路的娃娃,被父亲抱在怀里。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