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0章 谥号,武帝(2 / 2)

加入书签

孩子不懂为什麽满街的人都在哭,只看见灵柩上覆盖的隋旗。

想起去年龙舟过洛水时,陛下在船头撒下的金箔子。

父亲猛地捂住孩儿的嘴,指缝里漏出的呜咽混着远处河工的号子。

那时候监工的官差还笑着说,等再次从江都返回东都,陛下要给两岸孩童都赐一柄镶金的长命锁。

送葬的队伍缓缓前行,有个瞎眼的老乐工坐在道旁,怀里抱着裂了缝的琵琶,他看不见送葬的队伍,却循着人声弹起丧乐。

琴弦早就松了,弹出的调子荒腔走板。

可听在众人耳中,竟比任何丧乐都更刺心。

那些跟着杨广徵战老兵,此刻正拄着断戟跪在路边。

他们甲胄上的锈迹里还嵌着辽东的沙砾,却在灵柩经过时齐齐叩首,残破的护心镜碰撞着发出闷响,惊起一群寒雀。

寒雀扑棱棱掠过灵柩,在灰蒙的天空里排出“隋”字的轮廓。

又倏地散成碎片,像被谁撕碎的龙舟画舫。

“陛下,您就安心地待在这里吧。”

武信小心翼翼地将杨广的灵柩放置在王陵的主殿正中央。

随後,他亲自在灵柩周围精心地摆放着杨广生前最喜欢的古琴,还有其他那些对杨广来说意义非凡的物件。

每一件物品的摆放都充满了敬意,彷佛在为杨广构建一个熟悉而又温馨的安息之所。

“王爷,臣愿意世世代代留在此地,为陛下镇守王陵。”

鳌鱼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满脸庄重地开口说道。

他心里非常明白,自己并非隋朝本土之人,而是有着琉球的血统。

在武信推举的政策下,大隋的朝堂之上,只能有隋朝血统之人任职为官。

对於鳌鱼来说,不抛头露面,带着家人安心地待在王陵,这无疑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你可以回到琉球。”

武信平日里对待异族之人可谓是残忍至极,这是他在维护大隋的统治和本土文化时所秉持的一种强硬态度。

然而,鳌鱼却一直忠心耿耿地追随着他,这份忠诚让武信心中有所触动。

所以,这一次他愿意网开一面,给予鳌鱼一个回归故土的机会。

“臣永远忠心於大隋,即便是死,也会死在大隋这片土地之上。”

鳌鱼毫不犹豫地摇摇头,眼神中透着无比坚定的光芒,语气坚定地说道。

他深知自己的家族在大隋虽然身份特殊,但武信和大隋给予了他们生存的空间。

这份恩情让他决心以死相报,永远守护着大隋,不离不弃。

“没事的时候就和老兄弟们聚聚。”

武信看着鳌鱼那坚定的神情,心中有些许感慨,留下这看似随意却饱含关怀的一句话后,便转身缓缓离开。

鳌鱼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他也尊重鳌鱼的这份忠诚与决心。

“王爷,那些朝臣正在激烈地讨论先帝後宫是否要殉葬的问题呢。”

出了王陵,程咬金火急火燎地便连忙迎了上来。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急切与担忧,显然是对朝臣们的这场争论颇为在意。

武信听闻此言,抬眼望去,果不其然,只见那些个文臣们正吵得不可开交。

他们一个个面红耳赤,互不相让,那场面简直像一锅煮沸了的热粥。

“按照古制,先皇驾崩,後宫岂能不殉葬?”

魏徵涨红着脸,伸长了脖子,像一只斗志昂扬的公鸡,滔滔不绝地说道。

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对古制的尊崇,古制不可轻易违背,这是维护礼教尊严的重要准则。

杨侑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眉头微微皱起,始终拿不定主意。

在他的内心深处,他觉得殉葬这种事情大可不必。

他认为,先帝的後宫嫔妃们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应该因为这样一种古老而残忍的制度就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然而,奈何这些文臣嚷嚷着要殉葬的声音实在太多了,就像汹涌的潮水一般,几乎要将他淹没。

只有少数人不同意殉葬,他们的声音在这一片喧嚣中显得那麽微弱,就像大海中的几叶扁舟。

杨侑深知,倘若他无法做到在这件事情上权衡利弊,找到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必然会影响到朝内的局势。

就在杨侑内心纠结万分之时,他的目光不经意间一抬,便看到了武信正朝着这边大步走来。

“殉葬制度从此便废除了。”

武信如同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强大气场强势入场。

此话一出,就像是一阵狂风席卷过平静的湖面,周围原本嘈杂的声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有人都惊愕地看向武信,彷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魏徵本就是个倔脾气,听到武信这麽说,心中不服气,下意识地还想张嘴说些什麽。

可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程咬金眼疾手快地给拽走了。

长孙无忌作为长孙无垢的兄长,在这件事情上自然是无条件支持武信的。

“王爷,此事应当由陛下做主!”

这时,有几名朝臣站了出来。

他们心里清楚,虽然武信位高权重,但有些话他们该说还是得说。

这种关乎祖宗礼法的大事,怎麽能如此草率地由武信一人决定呢?

“何况殉葬乃古制,历朝历代皆遵循,王爷如何能以一家之言说废除就废除?”

其中一名朝臣鼓起勇气,继续说道。

虽然面对武信的威严有些紧张,但他还是坚定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陛下,您说呢?”

武信并没有因为这些朝臣的质疑而恼怒,而是转过头,神色平静地将决定权交给了杨侑。

他相信杨侑在这件事情上和自己有着相同的看法,毕竟杨侑除了狠辣,心底还保留着一丝良善。

“靠山王说的是,朕深思熟虑,活人为死人殉葬,实属残忍至极,此制度可废除。”

杨侑原本就倾向於遵循自己内心的意见,他一直觉得殉葬这种制度太过残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

现在武信提出废除,正合他意,他们二人可谓是不谋而合。

“听到了吗?”

武信看了一眼那些个朝臣,带着人扬长而去。

他没有时间和这些个朝臣瞎闹,他得抓紧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登录用户跨设备永久保存书架的数据, 建议大家登录使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