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艰难困苦(2 / 2)
直到一口气写完三封书信,顾雍一直堵着的胸口才微微舒缓了一些。做完了这些事后,顾雍又一直批改文书到了深夜,就在值房里仓促睡下。
可他一合眼之后,脑子中的政事刚刚清空,却都被葛玄当日在码头上的眼神丶今日说的困卦给填满了。而且顾雍又想到了那个唤作顾堂,随陆雅一同去了魏国的族人。
一夜未眠。
翌日,也就是一月十三日的中午,桓范所部从北行军到了南昌城外。
此时的南昌还没有『星分翼轸丶地接衡庐』的雅称,无论从什麽角度来说,此地都是一直以来的偏僻之地丶几乎被全天下忽视。
按照后汉时的郡县分划来论,南昌为豫章郡的郡治。而豫章郡北起柴桑临近大江,南到赣县临近交州,与后世的江西省的版图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面积极大。
面积大,其实就是落后与少人烟丶多山越的代名词。
甚至在汉末乱世与曹孙刘三家互相征讨不断的时候,豫章郡和南昌都没有半点存在感,远离了扬州与荆襄-江陵-武昌这两个大的漩涡一般的地方。
用承平日久,数十年不闻兵戈来形容豫章郡和南昌城,再恰当不过了。
桓范从柴桑一路向南,除了留两千骑兵随着主力步卒南下,其馀的三千骑兵由游击将军孙礼所率,遇城威吓,一路直下,让吴人根本来不及通报军情。由于骑兵的速度优势,孙礼遇到的每一处城池都尽皆惊慌失措。
而到了十三日桓范率主力来到城外之时,孙礼已经围了南昌两日了。
「德达。」桓范对着朝自己行礼的孙礼淡定点头:「城内情况如何?」
「禀将军。」孙礼应道:「属下已经打探清楚,城内有一千二百守军,由一名唤作孙达的远支宗亲来任都尉统领。属下前日已经将劝降之信射入城中去了,但这孙达始终未应,还屡次遣人在城上辱骂。」
「幸亏孙权选了一个宗亲来守此处。」桓范冷笑一声。他自柴桑而来,面对魏国两万多大军来攻,豫章郡的各个城池也没有出什麽硬骨头。
继柴桑开城投降之后,守兵只有百馀的历陵丶海昏二县城池开的迅速,近乎谄媚。桓范见了本地官员,自是一番好言安抚,紧接着就下令搜刮本地存粮与牲畜丶舟船,以军令的名义将其徵用,并强征了本地青壮来为大军运粮和充当杂役。
等桓范到达南昌的时候,他除了自己所部的两万多兵,还裹挟了近两千吴国降卒,以及万人规模的民夫。
孙礼伴着桓范骑马缓缓来到了距离城头一箭之地的地方,桓范用望远镜遥遥望着城墙上严阵以待的吴国士卒,伸手遥遥一指,侧脸对着孙礼说道:
「德达,能为本将取下此城吗?」
孙礼抱拳应道:「属下领命!将军,属下本部都是骑兵,不便攻城,不知将军想要如何攻?」
桓范面色冰冷:「大军在此只能停留三日,三日之后,本将就要合此处人力物力横渡彭蠡泽向东去攻鄱阳。还要从周边各处搜集军资,故而攻城只有两日的时间。」
「不论你用什麽方法,本将只有一件事情与你,那就是尽量少折损士卒性命!」
孙礼想了许久,却想不到怎麽强攻能尽量少死人,抬头望向桓范的时候,看到桓范依旧冷峻的面孔,不由得心中一紧,试探性的问道:
「将军,能否许属下再送书信入城劝降一番?」
「可以。」桓范点头:「此处有两万步卒,两千降卒,还有万馀民夫,尽可由你驱使。少折损士卒性命,其馀无关紧要。」
「是。」孙礼心头一紧,点头应下。聪颖明断如孙礼,已经听出了桓范的话外之意。吴军降卒与民夫可以尽皆攻他驱使……
孙礼明白了。对于孙礼而言,这并非什麽难以接受的事情。
一刻钟后,一封书信又用劲弓射入了城内。
南昌城中守城的都尉孙达,读了此信之后,面色瞬间变得惨白,朝左右望去,嘴唇颤抖着说道:「魏……魏贼说陛下崩在建业,魏国已经遣八十万军队南渡过江了?」
随即又将此信递给了太守黄翊。
「这……」四旬有馀的南昌县令逢吉在旁问道:「此言断不能信!大吴自有上天庇护,如何能出此厄?定是魏贼虚言!」(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