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决心(1 / 2)
第268章 决心
晚上九点多,一家人吃完晚饭,陈淑萍收拾碗筷,李振国想帮忙刷碗,被陈淑萍推去休息。
陈老太和小胖子洗漱完,拉上床帘睡觉了。
夫妻俩终于有了单独相处的时光,回到狭窄的卧室里。虽不大,却很温馨。
陈淑萍打开衣柜,从里面翻出丈夫的几件换洗衣物,一边迭一边问:「你这次回村要待多久?我给你收拾几件衣服,带厚点的,晚上村里凉,别冻着。」
她问了好几句,都没听到丈夫的回应。
陈淑萍抬头一看,李振国正坐在床边,眉头皱着,眼神发愣,不知道在想些什麽,手指还无意识地抠着床单。「跟你说话呢,咋了?有心事?」
李振国回过神,深吸了一口气,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媳妇,我想把京城罐头厂的工作辞了。」
这话一出,陈淑萍的手顿住了,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她愣了几秒,才慢慢说:「是不是太急了?京城罐头厂虽然收入不高,但毕竟是公家的,稳定,有保障。要不……再等等?」
李振国握住妻子的手,语气坚定:「媳妇,我不是一时冲动。
老二除了跟咱家换的宅基地,又买了两块宅基地,四块宅基地连一块儿,院子老大了,二层小别墅都盖起来了,正装修呢。下次你跟辉京回村,就能住别墅了。」
他的话听着像是在说宅基地和别墅,跟辞职没关系,但陈淑萍却懂他的意思——他觉得回村跟着李哲干更有前途。
陈淑萍叹了口气,又问:「我也想让你跟着老二干,可他今年不是只打算租五个月罐头厂吗?五个月后,你咋办?总不能一直闲着吧?」
「我算过了,老二一个月给我开一百五的工资,加上奖金,一个月能有二三百块钱。就算只干五个月,也不比我在京城罐头厂一年的收入低。」
李振国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租赁五个月只是暂时的计划。老二说,罐头出口苏联是基本盘,他还会找人去发展新的销售渠道。要是渠道打开了,到了冬天也能生产肉罐头,到时候就能长期干了。
退一步说,就算罐头市场没打开,我也能跟着大哥种蔬菜大棚,不会闲着的,总能赚钱。」
陈淑萍还是担心:「咱们来京城这麽多年了,早就习惯了城里的日子,再回村种菜,你不怕别人笑话?我还怕你吃苦,你这身子骨能受得了吗?」
「笑话啥?凭自己的双手赚钱,不丢人。」李振国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老二现在成天跑业务,蔬菜大棚基本上交给大哥管。那是我亲哥,我跟着他干,能吃啥苦?
而且,你别小看种蔬菜大棚,老二给他们开的工资可不低。
去年冬天,每个人一个月工资 150块钱,加上奖金,至少二三百块钱,今年说不定还会涨,比我在罐头厂强多了。」
「妈呀,这工资比京城的正式工都高?」陈淑萍瞪大了眼睛,满脸诧异。她们厂一个月才七十多块钱,没想到种蔬菜大棚能赚这麽多,比她这「公家饭」还强。
「那可不!不光工资奖金高,福利也不比京城的职工差。每个月都发米丶面丶油,不用自己买,年底还发鱼丶肉丶水果,啥都不缺,比在城里省心。」李振国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语气里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我想好了,辉京眼看就大了,再过几年就要上高中丶考大学,以后还要买房丶娶媳妇。这几年多赚点钱,给辉京置办点家业,让他以后少吃点苦,别像咱们这麽累。」
陈淑萍看着丈夫坚定的眼神,又想起儿子熟睡的模样——小胖子白天还说想要个新书包。
她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深吸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行,我支持你。你放心去干,家里有我呢。妈和辉京都不用你操心,我能照顾好。」
李振国看着妻子,眼里满是感激。
他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干,让一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不辜负她的支持。
……
大营村村北,风里飘着泥土混青草的味儿,两台橙黄色挖掘机伸着铁臂,「轰隆轰隆」震得地都发颤,在王二麻子家地里挖着齐整土沟。
王二麻子站田埂上,坑洼脸上笑开了花,嘴角快扯到耳朵根,粗糙手掌搓来搓去,眼睛直勾勾盯着挖掘机,生怕这热闹的场景是做梦。
周围围了二十来个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凑着看,你一言我一语,跟群嗡嗡叫的蜜蜂似的。
「你说王二麻子,前两年还穿带补丁的裤子,连顿饱饭都快混不上,现在居然能建大棚,真不敢信!」穿蓝布褂子的老汉叼着旱菸,眼神里全是羡慕。
王大脚挎着竹篮子接话:「还不是李哲帮他担保?不然信用社能轻易贷给他钱?」
老汉抽了口旱菸:「贷款也不是好东西,去年有信贷员去俺家,让俺家老大办,被俺赶出去了。贷的钱用了,还不上咋整?」
赵兵媳妇插话说:「老吴叔,您这是好心办坏事!去年贷款没利息,今年贷就要给利息了。人家李哲去年贷的,不光没利息,现在生意做得老大,谁不羡慕?」
「哎,你们说,王二麻子现在有钱盖大棚,找对象的事是不是也有着落了?」胖婶扯着嗓子问,眼睛还在王二麻子身上扫。
快嘴媳妇撇撇嘴:「他那张脸,麻子多的数不清,以前相亲,姑娘一看见就扭头走,难呐!」
「那可不一定!等大棚有收成,一年挣几万块,还愁找不到媳妇?到时候他真得好好谢李哲!」赵兵媳妇说道。
大伙儿正说得热闹,王大脚突然踮脚指着东边土路喊:「嘿!快看,那不是李哲和他爹老李吗?」
众人顺着指的方向看,还真是——李哲穿件蓝色衬衫,腰杆挺得笔直走前面;老李穿件洗得发白的蓝背心,旁边还跟着个胖大的身影。
快嘴媳妇纳闷:「这金百万咋成天跟着李哲?」
赵兵媳妇答:「金老板也在四季青公司入了股,现在跟着李老板干哩。不过,他旁边那人俺不认识。」
王大脚说:「俺知道,那是给李家建新房的包工头,好像姓刘。」
一说起李家新宅子,她就来了劲,「嘿,李家那二层小楼盖得气派,昨个俺路过瞅了眼,外墙都刷了,听说里头开始装修,月底就能搬进去!」语气里满是艳羡。
「俺也听说了!他家连地上都要铺瓷砖,那玩意儿滑溜溜的,老贵了,咱们村还没人家用过,李哲这是要过城里人的日子啊!」胖婶接话,眼里全是向往。
快嘴媳妇瞪着眼,她最近出来少,好多消息不知道,心里不是滋味,攥紧拳头暗忖:不成,以后村北得常来,李家的事得多打听,不然真被比下去了。
虎妞这小妮子整天回家就睡觉,一点有用的消息都不跟我说。
远处土路上,李哲隐约听见村民议论,往挖掘机那边扫了眼,脚步没停——他今儿个事多,没功夫在这闲聊。
这时节不冷不热,建筑公司都忙着赶工期,挖掘机紧俏得很,眼前这两台,还是金百万托关系借来的,要想加快蔬菜大棚的建设,这点设备远远不够。
昨天跟钱多多通电话,钱多多还拍胸脯说,会再帮着找关系,争取多调几台来。
李哲一行人接着往前走,脚下土路踩得结实,路边野草长得旺,偶尔能看见几只蚂蚱蹦着钻进草里。
昨天,四季青公司刚跟村里签了合同,租了八十亩集体土地,这片地挨着之前租的二十亩,连在一起一眼望不到边——这正是李哲今年扩建直营蔬菜大棚种植的初期目标。
↑返回顶部↑